9999js金沙老品牌(中国)有限公司

需重新思考我国信托业的金融牌

来源:WWW.TRUSTSZ.COM 时间:2004-07-21


  监管当局今年以来对信托业推出的诸多监管措施,其思路越来越接近公募行业的监管思路。这是值得商榷的。 
  众所周知,信托业务属私募性质,因此信托公司只能采取私募方式寻找合格的投资者。与公募性质的股票、债券、储蓄存款等不同,在信托私募关系里,其两大主体——受托人和委托人的法律关系非常清楚:一是一定层次的合格投资者,一是经市场优胜劣汰而获得投资者青睐的信托机构。监管当局只需对信托的私募性质进行把关,防止其借私募之名行公募之实,放低门槛吸纳普通公众的零星资金为己所用。 
  对应信托关系的两大主体,近年来监管层对信托业的诸多监管举措,也经历了两种不同的监管思路。 
  在央行对信托业第五次清理整顿后形成的相关法规中,可清晰辨识其借鉴国外私募规则,从规范委托人这一主体入手的监管思路,包括确定私募的界限,设立投资者门槛等。但在信托公司的实际运作中,这一监管思路显然并未收效。 
  目前国内信托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块:一是国有企业、上市公司等持有的资金,这些资金往往是受内部人控制,委托给信托机构试图获取较高回报的违规资金;二是老百姓的零星资金。有信托机构在上海做过调查,一般市民能拿出的投资信托的资金为10万元左右,这正是大批信托公司极力到上海等大城市开拓业务的“收入基础”。 
  其实,上述两类投资人皆非合格的信托投资者。前者所持并非自己的钱,不顾风险只关心高额回报;后者虽有相当自有资金,但风险意识淡薄,将投资信托产品等同银行存款,心怀出事就找国家找银行的惯性思维。二者其实都构成不了对信托机构的有效约束,更无法承担损失。 
  另一方面,今年以来对于信托业的诸多监管举措,则偏重对受托人也即信托机构加强监管。但事实上,信托机构的资质及操守至今未有改善。在历经五次清理整顿之后,国内目前约有60余家信托公司获得审批得以重新登记。但这不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。这些信托公司主要有两类:一类是国有信托公司,这类信托公司普遍存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通病,几乎难免内部人控制的局面;另一类则是民营信托公司,金信信托、庆泰信托即为典型。这类公司因有大量动机不良的股东暗中操作,资金被挪用乃至掏空的情况比比皆是。 
  由此可见,偏重抬高投资者门槛的监管思路固然未能明显奏效,但偏重严控信托机构的监管思路亦弊大于利。诸如对信托资产或资金进行第三方监控、以类似上市公司的披露规则来要求信托公司等举措,其实已接近对公募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,虽可起头痛医头之效,但难免抹杀了信托业的私募特性,使整个行业失去活力。 
  在左右为难的局面之中,有资深信托业专家提出正式建言:可考虑取消信托业金融牌照,以促其走上市场化的治本之道。当前中国的金融业市场化程度并不高,监管分层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待完善。在此前提下,金融业牌照作为一种准入牌照,主要用于公募性质的行业。而经过整顿重新定位的信托业仍以此牌照相托,极易给人误解。不如改变行业准入方式,不再由金融监管机构发放金融牌照,还其民间私募投资的本来面目。在其运作中,则由金融监监管机构制定游戏规则,同步进行必要监管。在法治框架明晰的前提下,市场力量大浪淘沙,培育出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信托机构。
   

 
 
(xintuo摘自财经)


关闭本页   打印本页
Baidu
sogou